05a.此在的本真-海德格的存在主义

此在的本真-海德格的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的『此在』在德语里翻译成“Dasein”,在黑格尔体系里,“Dasein”意指“定在”或“有限存在”,物质世界或具体历史的有限性对应真理总体的无限性。“Da”表示“在此之中”,“此”表示“这里”。

海德格把『此在』关切自身的存在 称为牵挂(care),牵挂也是『此在』与世界的基本关联,也是『此在』在“这个世界”获得意义的基础。

牵挂由:生存(唯物的“存在”),实际性(存在于在……之中),沉沦(存在于……状态里),以及言谈组成。

沉沦(非指消极状态,也非道德上的堕落)的日常体现:闲谈,好奇,两可。

闲谈:本质是诉说的快感,不为真实性和合理性负责,不必经过自我验证
好奇:这里不是指求知欲,而是放纵自己于世界,寻求不安和激动。不操持于所及的世界,而是涣散在新的可能性中
两可:在“共在”的状况下,处在一种随从、不做决断的状态

这三种日常方式被称为“此在的沉沦”,但它们不是消极的,而是『此在』从“本真”状态脱离,而消失于常人的公共意见中(常人:自身之外的大众)

那么此在的“本真”又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本真(Authentic)是此在的一种生活状态:『此在』在面对一个孤独的局面时采取决断的态度,并且敢于承担自己的唯一性和个体性,那么可以说,此在进取了本真(Authentic)的状态。并且此在意识到这个状态的存在。

海德格尔指出,「常人」表明为公众意见的“平均状态”。作为常人被从他的本真的可能性的筹划中拉离出来,陷入到 非本真存在的无根基状态之中。决心面对死亡之畏把此在从消散于世界的沉沦中唤回到他的最本真的能在。常人和本真性是海德格尔的两个核心概念,

海德格尔认为,当人与自己的死亡遭遇时,真实的属己的自我才会显露出来。死亡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当人面对死亡时,才会停止对外界的忧虑和担心,从牵挂中脱离开来,从外界中孤立出自己,成为“真正的存在”。

[[../62.Psychology/《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书笔记]] /第三部《孤独》: 海德格用“不自在”来指代人失去了在世界中的熟悉感的状态,当人完全专注于表象世界,对自己的存在处境失去接触时,海德格称这个人处于“日常”或者“陷入”的模式里。

海德格的“畏”

在存在主义哲学中,”畏”有特殊的概念性意义。最初使用这个词的是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在作品《焦虑的概念》中,克尔凯郭尔使用”畏”来指代一种深层的情绪。他认为,除了人类以外的动物,它们的行为只被本能所引导,只有人类得以享受基于自由的选择,但也因此而感到恐惧。当考虑到前方未知的可能性,以及因选择而将要背负的无形义务,人们就会感到焦虑。

后世哲学家,例如弗里德里希·尼采、让-保罗·萨特、马丁·海德格尔等人继承了克尔凯郭尔的”畏”的概念。他们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自主的延伸。克尔凯郭尔对于”畏”的理解更多是出于一种关于宗教的个人情感,而其他哲学家则寻求在个人原则、文化传统以及存在的绝望等方面进行自己的探索。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此在的生存论意义就是畏”,”此在就是畏”,”此在的存在结构就是畏” 。畏的是”存在自身”,畏的是随时都可能来临,而又无法回避的”死”,”为死而存在就是畏” 。他认为存在是死亡的开始,而死亡是存在的终结,当人真正认清了此在的这个实质时,他就不会终日惶惶于死亡,就能视死如归,从畏转向大无畏。


=> 05.存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