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的产生,有着强烈的时代背景。当时,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使人的尊严在战争中被践踏,而战后的经济萧条和各种社会问题又加深了人们心理上的阴影,形成了普遍的生存危机感。战后科技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又使人们受到机械的控制和管理,人被平均化、整体化,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创造性被泯灭,“被异化了”成为人们的共同感觉。所有这一切,都已经不能用传统社会进步和人生观来说明和解释了。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柱而感到空虚和惶惑不安的人们,需要重新思考生存的目的和意义。为此,存在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
存在主义(英语: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认为人存在的意义是无法经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的,以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尼采和克尔凯郭尔可被看作其先驱。在20世纪中它流传非常广泛,其哲学思想还延续到了6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保罗·萨特和加缪是其代表人物。
其最突出的命题是:世界没有终极的目标;人们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隐隐约约而有敌意的世界中;世界让人痛苦;人们选择而且无法避免选择他们的品格、目标和观点;不选择就是一种选择,即是选择了“不选择”;世界和我们的处境的真相最清楚地反映在茫然的心理不安或恐惧的瞬间。
用牛津的存在主义指南的归纳,存在主义有以下五种主题:
- 存在先于本质:你是你的选择的结果。// 把存在(你遇到的事情,你对事情的观点,你做的决定)视为比本质(客观存在的事实或者物质)更重要的存在
- 时间就是生命本质 (time is of the essence):时间并不能被测量,个体不同的体验,时间并不相同。
- 人本主义:以人为本,寻找生活的意义,反抗非人性的异化。
- 自由/与责任:你的个体选择,不能被任何道德标准所框住,你的选择创造了你。但你对你的自由负有责任。
- 伦理思考是终极命题(ethical considerations are paramount):每个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论,但是总体理论是探寻我们个体与社会的伦理真谛。
参考自:什么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起源及社会背景是什么样的? - 知乎
概念
存在先于本质
其最著名和最明确的倡议是让-保罗·萨特的格言:存在先于本质
(法语: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
人的存在则表现为种种可能性,经领会、筹划、选择获得本身的规定性,所以他是存在先于本质。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等著作中对此作了详尽阐述,断言不存在设定人性范本的上帝,也不存在古典哲学倡导的普遍人性
人的生存状态展现出来的是,首先有人,人遭逢自己,在世界中涌现出来,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开始人一无所有,只在后来他才成为某种东西。他不仅是自己设想的人,而且是他志愿成为的人。人们无法以固定的现成的人性说明人的行动,人获得本质的过程不外是自我设计、自我造就的过程,人就是他一系列行动的总和,他实现自己有多少,他就有多少存在。该原则意味着主观性和自由是研究人的存在的出发点,强调个人在世界上的独特地位及自决能力。
荒谬
荒谬这个概念是指世界本身没有意义,只有我们赋予它的意义。这无意义性还涵盖着世界的是非不分与不公平。这与“坏事不会发生在好人身上”的概念相左;对世界而言,打个比方说,没有所谓的好人或坏人;发生的事就这样发生了,它可能降临在任何“好”人或“坏”人身上。
因为世界是荒谬的,任何时候任何事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而一件坏事就能迫使人直接面对荒谬。荒谬这概念一直以来都在文学上相当突出。克尔凯郭尔、贝克特、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尤内斯库、乌纳穆诺、皮蓝德罗、萨特、海勒和加缪的许多文学作品都在描述人遭遇到世界的荒谬。
在痛苦地察觉到此无意义后,加缪在《薛西弗斯的神话》中称“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就是自杀。”虽然针对这类可能极度有害遭遇的“药方”各自不同,不论是克尔凯郭尔的宗教“阶段”或加缪的坚持不懈,大多数存在主义哲学家的焦点都在帮助人们避开不好的生活方式,以免置于丧失一切意义的长期险境之中。这种意义崩解的可能性会对自身平静构成重要威胁,而这也就违背存在主义的哲学。[12]据信因自杀是可能的而使得所有人都是存在主义者。
海格德尔
简介
海德格尔指出西方哲学自从柏拉图便误解存在的意思,去研究个别存在的问题而不去研究存在本身的问题。换句话说,海德格尔不相信所有对存在的探讨焦点放在个别存在物/实体及其性质。对于海德格尔来说,一个对存在更可信的分析是查探已经了解的存在物的基础或者促成存在物如实体展现的背后基础。[1] 但是自从哲学家都忽略了这个更基本理论前期的存在,并且以此推导其他理论,错把那些理论在各处应用,终于混淆我们对存在及人类存在的理解。为免这些深层误解,海德格尔相信哲学的探求应该新方式来进行,重踏哲学历史足迹,一步一步出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起,海德格尔 开始了对西方哲学史的系统性的阐释。他从现象学的、解释学的、存在论的角度研究了一些重要哲学家的著作,并且试图将这些著作未被思考过的前提和偏见展示出来。根据海德格尔的说法, 所有至今的哲学蓝图,都是对世界的 单向度的理解,这种单向度,他认为是所有形而上学的标志。
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这种形而上学的 对世界的理解, 在现代“技术”中达到了顶峰。“技术”这个概念,他不仅理解成一种中性的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且他试图去展示:通过技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
根据他的观点,由于技术,我们从实用的角度,去看待地球。由于技术的全球性传播,和毫无节制的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海德格尔在技术中看到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危险。
他把艺术看成是技术的对立面,并且从三十年代末开始,他根据荷尔德林的诗,领会到了对于单纯的技术性的世界关联方式的替代方式。
海德格尔曾尝试引领哲学家脱离形而上学及知识论的问题而朝向本体论的问题。这就是存在的意义。
哲学
此在
海德格尔的“此在”在德语里翻译成“Dasein”,在黑格尔体系里,“Dasein”意指“定在”或“有限存在”,物质世界或具体历史的有限性对应真理总体的无限性。“Da”表示“在此之中”,“此”表示“这里”
此在的牵挂
牵挂(Care)是一种状态,是“此在”(Dasein)关切它本身的存在。
因为“此在(Dasein)”的本性 在于它的生存(existence),也就是实现它的可能性。对任何从当前现实,朝向未来状况的变动,都必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我将做什么?”这就是牵挂(Care)。牵挂(Care)植根于“此在”选择(Choice)它的存在的能力之中。
牵挂(Care)被视为“此在”(Dasein)与世界之间的基本关联,并且是“此在”这个世界中获得意义的基础。它是“此在”所有经验的基本状态。
由于所有的选择(Choice)都在世界中作出,牵挂就成为“在此世界中存在”的“此在”之存在的特性。
牵挂由生存(先于自身存在)、实际性(已经存在于……之中)、沉沦(存在于……状态里)和言谈组成,并且将“此在”(Dasein)显示于其整体之中。
- 生存(先于自身存在)
- 实际性(已经存在于……之中)
- 沉沦(存在于……状态里)
- 言谈
它与时间性,即人类生活的时间结构息息相通。《存在与时间》中的“此在与时间性”部分就试图将时间性(Temporality)揭示为牵挂的所有要素的根基。
此在的本真和沉沦
【此在】有两种生存状态,本真的和非本真的。
本真,“真诚的”(authentic)生存状态,如果此在(它、他或她)在面对这么一个孤独局面时采取决断的态度,并且敢于承担自己的唯一性和个体性,那么此在可说是进入了“真诚的”(authentic)生存状态,并意识到这个状态的含义。真诚性(authenticity)连通著个人的未来和过去,使自我具有连续性。它还要求在这种关系上接受自己的死亡。
海德格尔认为,当人与自己的死亡遭遇时,真实的属己的自我才会显露出来。在真正属已状态中,“我”总是居先的,尽管这个“我”并不等同于一个传统哲学意义上的主体。非本真,“不真诚的”(inauthenticity)状态,如果一个人被畏惧压倒,通过没入于众人或匿名的“人们”[They,das Man]来保护自己,正如人们通常所做的那様,这就是此在的非本真状态。在“不真诚的”(inauthenticity)状态中,“人们”(They)居先,人失去了自己的存有意义。
这种态度或姿态就是 海德格尔所说的此有的“沉沦”[fallingness,Verfallen],即此有避开自身,让自身沉沦于日常的一般性事务中,与俗世共浮沉。// 沉沦状态指的是一个人失去自我独立思考能力,把自我本身归入到群体中,用群体思维来思考问题的状态。
海德格尔所说的人人/人们/庸众(they),是指此有(Dasein)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方式,它的特征是:在意差距,屈从别人(subservient),要求平均(averageness)和压平自己(levelling down oneself)。
在这种存在方式下,此有无须承担自己的存有,因而让它无法得到本真的存在(being authentic),真正切已状态;也无法了解自己的存有。
沉沦的体现
【沉沦】的体现有:闲谈、好奇、两可(海德格的“沉沦”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评价,也不是指此在道德上的堕落)
1闲谈:闲谈的本质是相互言说的快感,不为真实性合理性 负责。不经过自我考证。
2好奇:这里不是指为了有所知,而是为了放纵自己于世界,寻求不安和激动.不逗留于操心所及的周围世界,涣散在新的可能性中。// 八卦,新闻,看热闹
3两可:指在共在状况下,此在处于一种不知不觉的虚伪,随从,无决断的状态。“这种两可总是把它所寻求的东西传递给好奇,并给闲言披上一种假象,仿佛在闲言中万事俱已决断好了。”
这三种日常方式被称为”沉沦”,但它们不是消极的.这是此在从本真脱落而消失于常人的公共意见中,与杂然共在.即非本真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有诱惑力和安定作用的,可以减少独自探索的痛苦和承担责任。
在这种沉沦状态中,常人失去了能够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个体性,成为异己力量的附庸。
为何沉沦
在海德格尔看来,畏和“怕”不同。因为怕有确定的对象。或者怕某物,或者怕某人,总之是担心某一对象会给自己造成某种伤害。“怕”所表现的只是此在特定情况下的“当下状态”,而不是此在的“在本身”。畏与怕不同的是,不知道畏什么,“畏之所畏说明的是:进行威胁者什么也不是……但‘什么也不是’并不意味着无”。
而沉沦给了解脱畏的一种方式,当此在处于共在的状况下,闲谈,好奇,两可都能摆脱畏.
此在的死亡
海德格尔指出,死亡是对现实世界生活的否定。当人面对死亡时,才会停止对世界的忧虑和担心,从陷落中孤立出自己,成为真正的存在。死亡是属于个人的事,他人无法替代,衹能靠你自己体验死亡。死亡是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的,人在什么时候死亡,都是合理的,没有规定你该活多久。人应随时准备死亡。
因此, 海德格尔指出,人必须正视死亡,从恐惧中明白自己活着的重要性。为自己计划未来时,必须包括死亡。人不该衹接受生命,而拒绝接受死亡。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Being-towards-death),意思是当人意识到自己终将一死时,就会深刻反思自己生命的意义。海德格称每个此在皆有死亡的可能性,生命的经验将在那一刻完全终结。当人意识到那一刻终将来临,就会反思自己整个人生规划。
著作
《存在与时间》1927
加缪
简介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等。
加缪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
1943年4月,加缪结识了萨特(让-保罗·萨特)和波伏娃,在哲学和戏剧等方面的共同爱好使他们成了非常亲密的朋友。然而萨特倾向于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而加缪则对苏联社会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
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遭到了左派知识分子阵营的攻击,并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这时人们才发现,加缪是荒诞哲学及其文学的代表人物。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荒诞” 是他强调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荒诞”这个概念也是20世纪文学和哲学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之一。但是,对“荒诞”的解释则大为不同,各人有各人的表述。加缪是这么说的:这个世界是不合理的,这是人们可以明确说出的表述。但是,荒诞是这一不合理性与人的心灵深处所呼唤的对理性的强烈要求的对立。
听上去,他的这句解释特别的拗口和费解,其实,他理解的人生荒诞感,是人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加缪认为,人在面对艰难而机械的现实生存的时候,每天都要按照一个节奏和生活模式来生存,必然要产生出我为什么要这么生活,我为什么不能以其它方式生活的荒诞感,可是,偏偏人就不能以其它方式生活,人还必须要以人现在的方式生活。” 于是,这就产生了荒诞感。
主要思想
人道主义
加缪思想的核心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薛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薛西弗斯(又译:西叙福斯、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因为荒诞不能告诉我们何谓幸福及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薛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
反抗才能体现尊严。薛西弗斯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也是在这种条件下唯一可能的反抗形式。加缪在假设薛西弗斯幸福的时候,充分运用了想象和独断,其潜台词,却是人类尊严的需要。
二元对立
加缪的创作存在大量的二元对立的主题,其中有一些直接作为书名如反与正,流放和王国等,荒诞和理性,生与死,堕落和拯救,阳光和阴影,有罪和无辜。这些二元对立的主题经常成对出现,而且互不取消,甚至有相反相成的意思,这是他的一大特点和魅力之所在。加缪在他的随笔中数次使用这样的修辞方式:用一片黑暗来形容明亮的阳光。随笔中也许不过是一种修辞,但这种修辞代表的思维方式却贯穿了加缪几乎全部的创作,成为他的重要特色。
正是在这样对矛盾的正视当中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局限及其与世界的断裂。二元对立的两极互相为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形成强大的张力,悖论和歧义性、多义性在此从生,这也成为加缪难以被定义的地方,其间人道主义一以贯之,然而人道主义本来就是意义含混的词。
存在主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更感到前途渺茫,苦闷彷徨,人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人失去了安全感,人被绝望、孤独和无家可归的情绪所笼罩,这时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乐观主义逐步被荒诞哲学所取代。人们普遍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荒诞性,人存在的荒诞性,于是荒诞哲学应运而生。存在主义哲学对于“荒诞”的解释是: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
阿尔贝·加缪是存在主义哲学家中对荒诞论述得最为全面、最深刻,并使之具有新意的人之一,这也是他的哲学的最大特色,因而被人们称之为“荒诞哲学” 。荒诞哲学是资产阶级文明遭到严重冲击的哲学表现。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暴露出它的痼疾,和由此带来的灾难性、毁坏性后果,诸如剧烈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震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的崛起和它对人的灭绝人性的迫害,“使得人们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滋长蔓延起来的对理性和科学的颂扬,对社会进步的乐观幻想,迅速被一种所谓‘存在的不可理解’,‘人的存在的走投无路的悲剧性’的感觉所取代”。
存在主义包容了各种各样思想的一种思潮,在各种公认的存在主义思想之间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简单而言,存在主义的重大主题为个人对于存在的恐惧,荒诞的感受;它反映人在面对世界时所感到的一种情绪:孤立无援、个人承担但无意义的世界荒谬而没有尽头、个人处于一种“被抛弃”的境地。
著作
《局外人》1942
《局外人》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
《反抗者》1951
为了将《西西弗神话》中所蕴含的主题更加深入地进行形而上的追索和沉入到历史经验的脉络中,1951 年,加缪完成了酝酿十年之久的哲学随笔《反抗者》。在这部著作中,加缪提出了如下命题:“我反抗,故我在”。“我们每天遭受的苦难中,反抗所起的作用犹如‘我思’在思想范畴所起的作用一样。 它是第一个明显的事实,然而这个事实使人摆脱了孤独状态。它使所有的人都接受了第一种价值。我反抗,故我们存在。”也只有反抗,人类才能最终超越荒诞的境地。
那么,何谓反抗者?加缪开宗明义地说:“一个说‘不’的人。然而,它虽然拒绝,却并不放弃:他也是从一开始行动就说‘是’的人。”“不”与“是”,岂不是相互矛盾?这正是加缪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所在。 他举例说,当一个奴隶向主人说“不”时,他是一个反抗者。但同时,他又是一个说“是”的人,因为当他反抗时,他事实上肯定了主人与奴隶界限的存在。肯定与否定的共存,构建出反抗的价值,也就是人存在的价值。也就是说,反抗表面上看起来是否定之物,“其实它表现了人身上始终应该捍卫的东西,因而十足地成为肯定之物”。无论如何,反抗都应该成为一种绝对命令,因为反抗代表了人的不肯屈服的那一部分,是“人的最独特的东西”,也是人之为人、人的尊严感的体现。
在《反抗者》中,加缪将反抗分为两种:“形而上的反抗”和“历史上的反抗”。“形而上的反抗是人挺身而起反对其生存状态与全部创造。它之所以是形而上的,是因为它否认人与创造的目的。”从萨德的颂扬个人情欲与恶的“绝对否定”的反抗,到伊万·卡拉马佐夫的“拒绝得救”——除非拯救所有的人,否则无一人得救——式的反抗,再到尼采的对抗虚无主义1的“绝对肯定”的反抗,加缪构建了一个“反抗的形而上学”:我反抗,故我存在。反抗既是一种生命的尊严,也是一种生命的创造。“之所以存在反抗,是因为谎言、 非正义与暴力部分地构成了反抗者的生存状况。他若要坚持反抗,则要下决心完全不杀人与说谎,永远不同意一切杀人与暴力的行动。他也不能让自己杀人与说谎。”也就是说,反抗不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存在而去杀人,相反,是为了“创造我们现在的存在而活着,并让他人活着”。反抗何时会走向它的反面?加缪认为,反抗堕落的形式之一就是革命。
在“历史上的反抗”一节中,加缪以“革命”为关键词,考察了自1793 年以来的历次革命运动,他得出的结论是:反抗一旦从纯心灵领域进入到历史领域的实际行动,就会变成改变社会秩序和结构的暴力行为。一旦反抗者变成革命者,形而上的谋杀就会带来普遍杀人的时代。反抗者的“不”与“是”的辩证平衡一旦被破坏,反抗就会演变为暴力与杀人的循环游戏。“大部分革命的形式与特点就在于杀人。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革命都曾经是杀人的。”真正激怒萨特的,正是加缪对历史主义的清算,和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马克思主义就其一个方面来说,是认为人是有罪的而历史是无罪的学说。” 人们一旦以历史之名,将杀戮制度化与合法化,反抗的历史将演变为一部血腥的历史。例如,苏联社会主义所依傍的斯大林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但将杀人合法化,而且变成了一种政府行为和国家恐怖主义,于是,便为人类反抗史带来了一份沉重的历史清单:流放、审判、集中营、劳改营、秘密处决、铁幕、 冷战……他甚至将苏联制度与法西斯制度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对比:“把法西斯主义的目标与俄国共产主义的目标混为一谈是不正确的。前者由刽子手自己颂扬刽子手,而后者更富有悲剧性,竟由受害者来颂扬刽子手。前者从未想过要解放所有的人,而仅仅想解放某些人而征服其他人。后者就其最深刻的原则而言,旨在解放所有的人,但要暂时地奴役他们所有的人。” 革命走入歧途的原因,就在于它的不知节制。“节制并非反抗的反面。反抗正是节制,在捍卫着它,穿过历史及其混乱而重新创立节制。”加缪如此言说,无异于与法国政治左派公然决裂,向萨特公开叫板。正如阿隆森教授所言:“在《反抗者》临近尾声时,加缪显然想激萨特作出回应,但是,为什么他不愿意提到朋友的名字?加缪强烈反对萨特的立场,想要了解一种历史导向的哲学何以是道德的,他似乎不得不与萨特正面交锋,而同时他又极力避免这样做。
作者:OnePerso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58616/answer/234453332
来源:知乎
《西西弗的神话》1942
在加缪的笔下,西西弗是一位荒诞的英雄。西西弗拥有巨大的精神力量,他是一个注定要与失败的命运抗争的人,他没有怨恨,没有犹豫,不存任何希望,他明明知道劳而无功,却朝着不知道尽头的痛苦,脚步沉重而均匀地走去,他清楚地知道,无数次的胜利其实是无数次的失败,但它只是激起了轻蔑,“没有轻蔑克服不了的命运”,他知道自己是命运的主人,他永远前进,他的行动就是对荒谬的反抗,他朝着山顶所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充实一颗人心,完全没有必要消除荒谬,关键是要活着,是要带着这种破裂去生活。人有精神,但还有至关重要的身体,精神依靠身体去穷尽现在的一切
萨特
简介
让-保罗·萨特(法语: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著名法国哲学家、作家、剧作家、小说家、政治活动家,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及二战后存在主义思潮的领军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代表作《存在与虚无》是存在主义的巅峰作品。
他主张一切从人、人的意识出发,来研究人和这个世界,把人的主观意识的存在看成是一切存在的根本。
哲学理论和重要概念
萨特的哲学是一种激进的自由意志主义。这种理论和决定论相对,认为人类有绝对的自由。“上帝已死”,尼采名言可以看作萨特哲学的一个基本前提。结果是人变成被抛弃。因为在人的身内身外,都无法找到依托的东西。人没有存在的理由。而如果确实是存在先于本质,人就不能用一种天生的现有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也就是说,没有决定论。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另一方面,如果上帝不存在,人就没有价值(什么是价值)和戒律说明人的行为是正当的。没有价值领域。人孤寂独处,无可辩解。这就是萨特说“人是被判定为自由”时想要表达的意思。因为一个人并不是自愿存在于世的,然而一旦存在,他就是自由的;但同时他要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
虚无(Nothingness)
“虚无”(nothingness)是人的意识作为“对己存有”(For-Itself)之根本特质,人在朝向未来,投射出理想的自我之时,他便不再只是当下的自己,这时,他从理想的状态回头看自己,而否定眼前的自己。
否定自己,就是将眼前的自己虚无化。但是,人们藉以否定当下状态的理想既然尚未实现,所以也是一种虚无。如此一来,人生彻头彻尾都由虚无所贯穿。然而,虚无不表示否定生命的意义。
相反地,萨特认为,这样才能肯定人之为人的意义。因为,假若人只是固定不变的物体,则他将任人摆布,这难道不是对人最大的否定吗?或许我们用“缺乏”(lack)来解释“虚无”的涵义会更为恰当。当人心中有个理想,因而对照出现状的种种缺失时,他就是处于一种“缺乏”(lack)的状态。
13.虚无主义
自己创造自己
@todo
对他存有(Being-for-others)
@todo
存在者的五种处境
@todo
著作
《禁闭》
他人即地狱这出自萨特的剧本《禁闭》。剧本是非常典型的三一律,而场景是在地狱的一个房间中。
剧中三个主角都是身前犯有罪行的人,加尔散是个胆小绝,无耻的逃兵,伊内斯是同性恋,并且拥有强大欲望支配别人的心理变态,而艾丝黛儿是个沉浸于男人怀中的色情狂,同时也是一个狠毒的溺婴犯。
他们三个身前毫不相识的人,被狱卒陆续送到了这个密闭的房间。这个房间里没有镜子,这让三个角色都异常的抓狂。加尔散说“只要能照一下镜子,我什么都舍得拿出来。”艾丝黛儿说“当我不照镜子的时候,我摸自己也没用,我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还存在。”没有镜子的密室,他们只能将互相当做镜子,从对方那里寻找到自己存在的证据。在这个没有酷刑的地狱,他们的折磨来自他们互相的关系。在这个没有黑夜的地狱,他们无时无刻不暴露在别人的目光中。
为了得到解脱和自由,他们开始试图去证明自己,去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
因此加尔散这个胆小鬼,要证明自己不是懦夫他开始试图说服充满强势力量的伊内斯,而伊内斯这个同性恋,她需要去支配别人,于是她将艾丝黛儿视为自己彰显支配力量的猎物。而艾丝黛儿她沉溺与男人的怀抱,她需要从加尔散这个密室中唯一的男人那里证明自己的魅力从而去满足她色情狂的心。他们三个人就像是旋转木马一样一直互相追逐,而在这样之中他人便自然的形成了地狱的酷刑。从而导致最后他们发出了”他人即地狱“的哀嚎。
这样看来虽然不难让人理解 ”他人即地狱” 的含义,但是却产生了许多误解。萨特曾说,许多人误解了他的意思,人们以为他所说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已经坏透了,而且永远都是难以沟通的。但是他却不是这个意思。他想说的是人只有通过自我选择才能决定自我存在,只有通过自我选择才能获得自由。剧中的人物已经死了,他们不能再进行选择,而我们却可以。所以不管我们身处于何种地狱般的环境之中,我们都可以自由的去打碎它。所以,“他人即地狱”其实含有了多层含义。
1、若不能正确对待别人,那么他人便是地狱。
2、要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判断,否则他人依旧是地狱。
3、如果不能正确的对待自己,你也可以变成自己的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