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公元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404年,期间双方曾几度停战,最终斯巴达一方获得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场战争标志着古希腊黄金时代的终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风气等改变了希腊的各个城邦。几乎所有希腊的城邦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几乎涉及整个当时的希腊世界。在现代西方研究者中也有人称这场战争为“古代世界大战”。
这场战争不但对古希腊的历史走向影响深远,而且对历史学本身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场战争是第一次被历史学家记录下来的史实: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详细记录了当时的事件,该纪录到公元前411年冬中止。修昔底德分析了这场战争的原因和背景,他的分析对欧洲的历史学具有先驱作用。修昔底德死后,色诺芬在他的《希腊史》中延续修昔底德的工作,记录公元前411年之后的事件。
修昔底德是雅典人,他从雅典人的角度出发将其著作命名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而当时的伯罗奔尼撒人称这场战争为雅典战争。
雅典的修昔底德纪录伯罗奔尼撒人与雅典人之间的战争。他在战争爆发时开始他的纪录,他当时想到这场战争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比此前的战争都有历史意义。他这样想因为战争双方使用它们所有的手段,而其它的希腊城市迟早参加这场战争。这场战争深刻影响希腊和一部分野蛮人,可以说这场战争影响整个人类社会。
——修昔底德
战前的情况
雅典奉行民主制,而斯巴达奉行贵族寡头制。双方在希波战争中并肩作战击败了波斯人的入侵,但战后双方的矛盾逐渐显现。雅典因为海外贸易和藩属国的贡赋,实力日益强盛,其政治影响力对外扩张。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的利益和意识形态对抗逐渐升级。
雅典此时正处于其文化的顶峰,哲学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剧作家有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其政治结构是雅典式民主社会(与今天的民主社会不同,当时的雅典的公民必须是男性,父母双方都是雅典公民——战争后期为了补充公民数量不足,改为父母一方是公民即可——,还有财产要求),意识形态倾向于商业从业者和城市居民的利益。斯巴达的政治结构是贵族寡头制,意识形态相对保守,重视农业、轻视商业,外交上亲其他城邦的贵族寡头集团。因此,民主派当政的城邦一般都亲雅典,而寡头派当政的城邦一般都亲斯巴达。斯巴达战胜后立刻在雅典引入了寡头政治。
战争后果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战争,在战争期间,内政与外交息息相关。战争的结果虽使雅典丧失其强国地位,但战争的结束也给人们带来许多新的希望,尤其是经历耗日费时的战争之后,人民对和平和自由的渴望。
色诺芬是这样来描述雅典的投降: 雅典接受和平条约后,赖山德尔进入比雷埃夫斯。那些被流放的人回到他们的家园,在笛子音乐的伴随下,大家欣乐开始拆除城墙,因为大家相信,从这一天开始希腊的自由。
“长墙”被拆除,提洛同盟被解散。雅典的舰队除12条船外全部被交出。亲斯巴达的三十人僭主集团开始治理雅典(不过这个政权在前403年就又被废除)。在爱琴海上到处都设立了亲斯巴达的政府,斯巴达则在各处驻兵。虽然科林斯和底比斯希望摧毁雅典,但最终没有实现,因为斯巴达不希望留下一个权力真空。斯巴达也有它自己的难处:它以自由和自主为口号介入战场,却向波斯出卖小亚细亚的城市。如今它又不想将这些城市让给波斯,因此它不得不与波斯作战直到公元前386年,事实上,波斯才是这场战争中最大的得利者。波斯与斯巴达的战争一直到公元前386年才结束。
这场战火从西西里岛到小亚细亚、牵涉该地区所有国家的“古代世界大战”过后希腊的经典黄金时代也结束。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历史上的一个转捩点。希腊的城市国家此前就已经不稳定的均衡关系彻底被打破。公元前4世纪雅典虽然能够重建提洛同盟,但这个同盟与第一个同盟相比就逊色多。
但斯巴达的霸权也只持续数十年,战前的形势始终未能复原。
1996年3月12日,雅典市与斯巴达市市长签署象征性的和平协议,结束“战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