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
“核”,原文“core”,法语的“心”,在英文中作为“核心”的意思,天然自带对个体性的、小众的怪诞艺术的特别专注,也因此带有排外性质,用以称呼“顽固或不屈不挠的少数群体”。“核”的概念最初用于小众的音乐风格,并逐渐通往以美术、文字、时尚和多媒体图像作品为载体的亚文化圈层。
阈限空间
提到怪核要先明白 阈限空间(Liminal Spaces)的概念:
Liminal Spaces 通常是一种现实中常见的过渡性空间,例如走廊、车站、楼梯间、隧道等。这些空间的性质在于连接两个特定地点,人们从中走过但不会停留,但当它们成为主体后,观看者会因为这种“不知从何来,不知往何处去”的临界感而感到不安。许多“梦核/怪核”作品会选择一个“阈值空间”作为主体;
根据《环境心理学杂志》的研究,阈限空间之所以显得怪异或奇怪,是因为它们存在于建筑和物理场所的一种恐怖谷中。换句话说,这些地方跌入我们对建筑环境和物理空间的熟悉程度之外,创造出一种不寻常的感觉。《脉冲:科学与文化杂志》的一篇文章进一步指出,这种怪异感可能是因为这些地方缺乏我们通常观察到的背景,使得它们显得与日常环境截然不同。
该网络美学风格的兴起可追溯到2019年,当时一篇描述名为“The Backrooms”的有限空间的贴文在4chan上引起疯传。从那时起,阈限空间的影像开始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包括Reddit、Twitter和TikTok等平台。 @link:: [[后室(Backroom)]]
在心理学范畴中,来源于拉丁文中指地狱边缘的临界空间的“Limbo”,被解释为人类潜意识与现实交界的过渡空间,而“后室空间”和“阈限空间”的概念,就是指这种心理学或者神学范畴中的“心灵边界”空间在现实生活中的样貌。
@ref:: 阈限空间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怪核与延伸的‘核’文化
怪核(英文:Weirdcore) 是一种网络美学和艺术行为,使用低质量摄影及或数字图形为中心。这些图形及数字图形被构建及编辑以传达混乱、迷失方向、疏远、怀旧或厌世的感觉。从视觉上看,它受到旧互联网上共享图像的总体外观和感觉的强烈影响,大约是从 90 年代末到 2010 年代中期。业余编辑、原始数字图形、低保真摄影和图像压缩是怪核图像中最常见的一些元素。
梦核(Dreamcore)许多人将它认定为怪核艺术(Weirdcore)的分支。以图像、视频、音乐等载体作为介质,来描绘与梦境有关的情景(例如白日梦、噩梦等)。梦核最常见的传播介质是视频和图片。这些介质通过运用不同的基底影像,如阈限空间、不切实际的地形结构(P图后的山丘、悬浮的建筑等),甚至是梦幻之地,来营造出视觉上梦境的错觉。 @link:: [[../62.Psychology/梦的形成|梦的形成]]
旧核(Nostalgia Core):… 以及核类艺术在中文互联网上延伸出的「中式旧核」 #Sinostalgia
其他奇奇怪怪的核:雨核、乡核、池核(Pool Core)、城市核(Urbancore,与‘机能’穿搭有关)、钝核(dullcore)、迷核(dazecore)、CementCore(水泥核)、Cryptidcore(隐秘核):
- 〔Tinycore〕承载童年的小人国美学丨微小核_哔哩哔哩_bilibili
- 〔Glitchcore〕像素故障小方块的美学丨故障核_哔哩哔哩_bilibili
- 〔Sacricore〕“亵渎”神明的美学丨亵渎核_哔哩哔哩_bilibili
- 详解创伤核丨传播“伤”的美学〔Traumacore〕_哔哩哔哩_bilibili
- 今日小众世界–迷核_哔哩哔哩_bilibili
- 穿戴好装备,我们去废墟探险吧丨隐秘核/神秘生物核丨〔Cryptidcore〕_哔哩哔哩_bilibili
- 【水泥核 | 𝐂𝐞𝐦𝐞𝐧𝐭𝐜𝐨𝐫𝐞】巨人的沉默 | 阈限空间_哔哩哔哩_bilibili @link:: Arch.建筑(苏联)
如何解读?
怪核/梦核这种亚文化如何尝试从当代艺术、哲学层面去解构? 没人比这篇写的更好:
以上这些怀旧的,梦幻的,超现实主义的,带有阴郁恐怖色彩的视觉场景和沉浸式感受,是近两年来从Youtube萌发,迅速流行全世界,并在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中以“中式恐怖”为突破口得以“本土化”的“梦核/怪核”(Dreamcore/Weirdcore)美学的具象化。以“梦核/怪核”为代表的“核类美学”,是一种超现实的迷幻视觉风格,是一种偏好低保真低像素的平面设计概念
如若从美术史的眼光来看待“梦核/怪核”作品,我们不难指出它们都是20世纪上半叶萌芽的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当代复兴。布列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指出:“超现实主义,即精神的无意识行为,是一种通过口头、书面或其他任何形式进行思想表达的运作过程。它完全由思想决定,不受任何理性的约束,也不受限于任何审美或道德理念。” 立足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取向,超现实主义将人类心灵中“潜藏的冰山”潜意识作为一种更加“真实”的存在来描摹。无论是玛格丽特的苹果、烟斗、宫殿中的巨石和鬼魅的蓝天白云,达利融化的时钟和扭曲的蓝色眼睛,基里柯规整却诡异的长廊与心神不宁的缪斯,都可以被称为那个时代的“梦核/怪核”——那么,可以把20世纪初思想界与艺术界对于机器统治灵魂的虚无抗争,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的未来迷惘,置于21世纪初的当代大众心态进行互文:我们再次到了从潜意识和梦境中寻求慰藉的时刻。
“怪核”视觉作品往往以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为素材,却以业余的、低品质的摄影技术为这些“熟悉”的画面蒙上一层陌生与距离感。 往往构建出一种严肃的,足以引发大规模共情的存在主义语境:“我在哪里?”“我将去往何方?”“这幅图里有哪些地方不对吗?” 等诸如此类的文字,为不和谐、高对比度的画面做了更加直观的交互性注解——此时,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无不体验到某种迷失方向的怅然,不解和迷惑,以及在这种未知与不可控的迷雾中所衍生的恐惧;一种蓝天白云、光天化日之下的心灵恐惧。
人们在怀念纯真美好的童年时光的同时,更意识到这种怀念纯粹是”梦”,甚至连”美好童年”这一本体可能都是后发证成的虚假掩饰。由此,”梦核”在灿烂璀璨的皮相之下,更指向Y2K一代人根深蒂固的孤独心态:私人的回忆,对甜蜜时光的怀恋乃至幻想,对”可爱”与否的自我判断和对心理临界状态的甘之如饴,这些孤僻却又普遍的大众情绪,如果进一步撕下梦境甜美的外壳,则发展成为”核类美学”中更加直面内心暗面的范畴:”伤核”和”后室空间”。
以“后室空间”(Backroom)和“阈限空间”(Liminal Space)为代表的,更与恐怖艺术和“都市传说”贴合的互联网美学创作,是“核类美学”中最阴暗深沉的部分。在心理学范畴中,来源于拉丁文中指地狱边缘的临界空间的“Limbo”,被解释为人类潜意识与现实交界的过渡空间,而“后室空间”和“阈限空间”的概念,就是指这种心理学或者神学范畴中的“心灵边界”空间在现实生活中的样貌。 这些美学作品大量直观地展现如地铁站,楼房各房间之间的走廊,地下道,楼梯口等“边界”性质的幽闭无人空间,以“边界”作为隐喻桥梁,辅以“怪核”美学一贯的低保真、粗糙的视觉处理,再加上与“都市怪谈”密切结合的恐怖氛围的音效、视觉扭曲和运镜,达成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过渡性”场景提升到心灵的“边界”和“选择区域”,指向存在主义的自我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不属于任何一个领域?我为什么要做出选择?我的选择会让我通向哪里? 我们的肉体身处“阈限空间”,正是潜意识被尘封进“Limbo”的互文呼应,在“核类美学”的渲染下,我们每日的普通生活,都实际上是心灵在寻找真正的归属地的奥德赛流亡冒险
同时,我们还要提及文化理论家马克·费舍尔更具备明确批判性的”流行文化幽灵学”(Hauntology):因为我们看不见未来,所以我们流行文化中的”未来”也开始被取消了;2010年代的”蒸汽波”,是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可能发生的赛博未来的悲悼;2020年代的”梦核/怪核”,则就是21世纪初Y2K一代对短暂而美好的童年生活,对和平昌明、个体得以肆意发展的全球化时代的追忆;
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对幽灵的呼唤和回声之中取消了对未来的期待,改换为对当下的迟滞和对未来的恐惧,将自我沉溺在永远不做出选择、因此也不存在未来的”阈限空间”:我们为什么要做出选择?我们为什么要向前走?如果这盘桓在赛博世界中的流行文化幽灵时刻在提醒我们,未来是值得恐惧的,而要破除这种恐惧就需要解开幽灵的真面目,偏偏我们的上一辈、上上一辈早就告诫我们要对这个始终存在、始终飘荡的幽灵敬而远之?
“梦核”中虚无缥缈的粉红色梦境,也许正是为当代人与世界、与时代采取的疏离、封闭态度所刷上的一层蜜糖式的幽灵回声。
@ref:: [[../_attachments/“梦核怪核”美学:粉红色的蜜糖梦境和指向未来的幽灵回声.pdf|“梦核怪核”美学:粉红色的蜜糖梦境和指向未来的幽灵回声]]
@link:: [[超现实主义]]
@tag:: #本雅明 #布勒东 #超现实主义
Referenc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