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需要多少身外之物?”
@ref:: EDC变迁史:从生存工具到手机一统江湖 | 机核 GCORES
EDC,即Everyday Carry,指那些需要我们每天携带的装备。就算你没听过这个缩写,也一定在社交网络上看过那种把手机、太阳镜、钱包等包内物品整齐摆在桌面上的俯拍照片。
早期的EDC更多指代一些实用的随身工具,但观察近几年社交网络上的分享你会发现,如今的EDC基本上变成了“手机+其他”的组合,而这个“其他”,也越来越多地变成了手机的附属品,比如充电器、移动电源、无线耳机等。由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成功的EDC。与此同时,手机对其他工具的消化和整合,也正在让EDC的概念变得单一,甚至接近消亡。
EDC的概念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而变得流行起来,但它的内核最早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早期的EDC,形式上更像是一种“求生包”。冷战下的不安全感,催生了一批生存主义者(survivalists)。这些人希望通过提早准备生存装备和提升个人生存能力来增加自己在危机环境下的存活率。他们对刀具、绳索和手电等生存装备进行了深入研究,期望组合出最合理的求生包,便于在危机时刻能够随身携带。
冷战已经成为历史,但生存主义者的求生欲并未消减,他们仍在积极应对其他可能存在的威胁。这其中不乏一些激进的“末世准备者”,他们甚至会修建个人避难所,来储存生活必需品和求生EDC,以应对世界末日的到来。
早期的EDC主要是生存主义者为了求生而准备的。对于大众来说,应对危机并不是一个高频的需求,因此,进入大众领域的EDC不再局限于生存工具,人们会留下真正实用的装备在身边。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随身听、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开始进入更多普通人的生活,EDC的概念也由此不断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