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

人物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

他著有《梦的解析》、《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等,提出了“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结”、“欲力”、“心理防卫机制”等概念,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

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认为一切合理的科学理论,均具备证伪的可能,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永远不可被证伪,因此不具备科学性。阿道夫·格伦鲍姆在《精神分析学基础》(The Foundations of Psychoanalysis,1984)中说波普的说法并不对,因为很多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可以从经验上证明的。罗杰·史克鲁顿在《性欲》(Sexual Desire,1986)一书中说弗洛伊德的抑制理论等确实是可以被证实的。但他仍然认为精神分析学太过于依赖隐喻,并非真正的科学。

20世纪中期以后,至少在美国精神病学家们开始逐渐减弱对心理分析学的关注。它在人文领域仍然是非常常见的理论,但在精神病学研究领域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理论简介

  • 人格: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与超我。“本我”(id,完全潜意识,不受主观意识的控制)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ego,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super-ego,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他的这一理论也叫做“冰山理论”。

    @link 本我、自我与超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术语“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并非弗洛伊德本人所创,而是其翻译家詹姆斯·斯特拉奇(James Strachey)的拉丁化翻译。弗洛伊德本人所写的“das Es”、 “das Ich”、和“das Über-Ich”——分别直译为“它”、“我”和“超越-我”。

  • :佛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的满足”。梦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由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压抑人的本我愿望,被压抑的愿望在潜意识的活动中并不会直接表达于梦中,而是通过扭曲变作为象征的形式出现,故梦都是象征的。佛洛伊德认为梦是由“显梦”(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隐梦”(latent dream-thought)所组成的。前者乃梦的表面形式,像经过扭曲与伪装的“密码”,以表现隐梦。

  • 潜意识:佛洛伊德的理论核心之一为潜意识。19世纪西方主流思潮为实证论,相信人可取得关于自身及其所处环境之真实认知,并以明智判断予以掌握。弗洛伊德则认为自由意志本为幻念,人无法全然意识到自我。弗洛伊德提出了意识的层次之说,“在表层之下”另有思绪运作。弗洛伊德称梦为“通往潜意识之王道”,提供参与潜意识生活的最佳入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论证潜意识的存在。

  • 性心理发展:弗洛伊德相信个体原欲的发展,如升华概念所示,为不断转换客体。人生来即属“多相变态”(polymorphously perverse),任何客体都可能成为快感之源。随不同发展阶段,人会固著于特定欲望客体——初为口欲期(如婴儿因哺乳产生的快感),继之以肛欲期(如小儿控制肠道产生之快感),随之为性器期(phallic stage),随后是潜伏期(latency stage),而最后性器官成熟后就会达到生殖期(genital stage)。孩童接著经历固著性欲于母亲之时期,即所谓恋母情结,但因此欲望有著禁忌的本质,必须予以压抑。

  • 生死驱力:弗洛伊德相信人类由互相冲突的两种欲望所驱动:爱欲(生存本能)与死欲(死亡本能)。弗洛伊德所说的爱欲,包含所有创造性、及产生生命的驱力。死欲代表一切有生之物内在的冲动,欲回归至平静状态,甚至最终回到不再存在。佛洛伊德提出死欲的时间要比爱欲晚,他在1920年的《超越快乐原则》中首次提出死欲。

// @link @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书笔记 “弗洛伊德派心理动力学与存在主义心理动力学的不同之处”

  • 宗教:他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提出男孩生命早期对母亲抱有性欲,此恋母情结为普遍存在的现象。父亲有保护部落的能力,因此男性爱慕他,但也同时因父亲与众母亲的关系而嫉妒他。儿子们了解独力无法击败领导者父亲,故合力予以杀害,之后以祭仪宴飨形式啖之,借此将父亲的力量纳入己身。然而众子之后背负的罪恶感,也使其强化对父亲的回忆,并予以祭拜。部落内也由此产生乱伦与婚姻的禁忌,并以象征性的动物牺牲取代人祭。

@ref: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8%A5%BF%E6%A0%BC%E8%92%99%E5%BE%B7%C2%B7%E5%BC%97%E6%B4%9B%E4%BC%8A%E5%BE%B7#%E7%90%86%E8%AB%96

防御机制和人格成长

过去特定发育期(肛欲期、性器期)的挫折or冲突(这些欲望被过度满足 or 被粗暴的禁止),导致成年后依旧「停滞」在那个时期,即性心理发育受到阻碍、停滞不前。
荣格也有类似的观点,当病人心理疾病时,也同时“力比多退却后”回到了幼童状态,就像触及了一个潜意识的开关,自动回到那个不成熟的非理智状态,原因是成长过程中,始终未能超越平衡好该阶段的冲突,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一直都在强化、固执、从未超越这个阶段。形成了成年后的“固着” “成长停滞”,使得成年人一遇到这些问题,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未能平衡该冲突的孩童状态

Erickson 对弗洛伊德的性驱力理论进行修改,把口欲、俄狄浦斯期进行了修正,更正了每个阶段的名称,来缓解弗洛伊德的完全生物本能观点,但本质依然是特定成长阶段的冲突影响后来的心理

孩童早期的经历确实可能会影响性格,但不是在儿童期就完全被决定终身了,还涉及到一种强化,也就是个体后来在成长过程中采取的策略,是不是一直都在强化这种路径依赖(强化自己的怀疑、愧疚、害羞等等),所以后来弗洛伊德修正了心理防御机制:
“本我”代表潜意识和原始驱力、冲动、非理性冲突、幻想,本我始终遵循即时满足、自我中心、快乐原则,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本我阶段处于前语言期,常通过图像和象征表达自身,是非逻辑、非理性的,常见于自己的梦境、口误、幻想、闪现等内容中,本我也相当于是“原始脑”( @ref:: [[三重脑.md]]),
“自我”代表一系列功能例如适应生活、以及在家庭和社会文化影响下最大可能的满足“本我”,但自我的运作遵循现实中的原则,服从逻辑和现实,自我可以协调本我原始欲望和外在伦理之间的关系,自我可以是意识的,也可以是潜意识的,意识层面的自我通常是语言意识中的“我是..我想要怎样 ”,而潜意识的自我包括了心理防御机制过程,比如压抑、置换、升华等等.. 在神经心理学中,自我对应大脑的前额叶(or 新皮质),一旦出现一些“本我”不符合“自我”时,就会自动调用心理防御机制把它们“防御”掉

同时弗洛伊德将广义的自我当中,起监督作用的部分命名为超我,超我的含义与良知类似,都从属于自我,奉行道德原则,谴责那些没有达到自我标准的事情,或者激励自我完善的事情,弗洛伦认为,超我仍然作为自我的部分参与自我的形成,超我也多形成于俄狄浦斯期,通过认同父母的价值观而逐渐形成。
所以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在自我与防御机制艺术当中指出,自我ego的主要功能就是保护自身,不受到过度的焦虑及本我焦虑,以及避免现实烦恼和愧疚念头及超额的伤害,防御机制在其中扮演了非常大的作用,

早期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由于心理防御所导致的,比如持续的压抑在造成一种紧张的情绪,在寻求释放,这种寻求释放被个体体验为焦虑,他将防御机制视作是对焦虑的回应,心理防御是个体试图避免承受的焦虑,而采取的措施之一,也就是说,焦虑和心理防御机制什么压抑等等,不是因果关系,焦虑产生的真正原因,是源自个体内部的冲突和不满。

他认为焦虑是由于个体内心欲望和现实,现实之间的冲突而产生的,当个体的内心欲望和现实无法协调时,焦虑便会产生,这些欲望,可能与内心的冲突,无意识的愿望,禁忌和道德观念等有关,从而个体会动用心理防御机制,来减轻或者避免焦虑感,所以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心理过程,个体在意识或者文学层面上,运用这些机制来保护自己免受焦虑的困扰,因此焦虑的产生并非单纯由心理防御机制导致,而是源于内心的冲突和不满。
焦虑的根源在于,个体内心的动态过程和欲望的冲突,而心理防御机制,则是个体对这种焦虑做出的反应,而神经质的人防御机制的使用不当,就会导致焦虑的进一步加强。

神经质是心理学中的一种人格特质,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焦虑敏感,易紧张等特点,当神经质的人面临焦虑情绪或者内心冲突时,他们可能会倾向于使用一些不健康的,或者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比如像投射这种防御机制,神经质的人可能会将自己的内心冲突,焦虑或者不满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归咎于外部环境或者他人,这种防御机制,可能导致对他人的过度猜疑和焦虑,你比如回避这种防御机制,神经质的人可能更倾向于逃避焦虑情境,避免面对引起焦虑的事物或者情绪,这种逃避的心理防御机制可能会暂时减缓焦虑,但是长期来看,他可能会更加加剧对焦虑源的恐惧,并导致更加严重的回避行为,也就是说,这些不健康的防御机制,并不能真正解决我们内心的冲突,反而可能使焦虑加深或者变得更加持久

常见的初级心理防御机制,包括了投射/极端回避/否认/全能控制,极端离散化或者极端贬低化,内摄/分裂,重度解离,付诸行动以及躯体化性欲化。
而除了上述初级原始心理防御机制之外,还有次级防御过程,也就是说相对成熟一点的防御机制,比如压抑/退行/理智化/合理化/情感隔离/抵消/攻击自身/置换/反向形成/认同/升华/反转。

两种心理防御机制的差别就在于,初级防御机制主要是以回避和扭曲为特征,而次级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更多是体现为自己在环境中的适应和调节,
而且初级原始心理防御机制很难描述,它们更具有前语言性、前逻辑的特征, 因此相比于刺激防御机制更难表达清楚。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偏爱的心理防御机制,正常人都会有很多时候都是来自儿童发展时期,对创伤情境的习得性防御机制固定下来以后,会在之后对各种生活当中的刺激也产生类似的反应,因此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具有个人性格特色的应对方式。
所以精神分析学派倾向于,从我们处理焦虑的特殊防御方式,来判断我们的人格状态和人格内心, 而心理健康则意味着,个体不仅能够惯用较为成熟的防御机制,而且能在不同的防御机制之间灵活转换
换言之,面对不同的环境压力,能视情况灵活应对的人,相比于那些神经质的钻牛角尖的不顾情形&习惯性的只用一种防御机制更为健康,所以说一个人的性格刻板,也就是心理防御机制又固执,常常不利于精神健康,所以一般治疗神经症患者,比如抑郁型,强迫性表演型,偏执型,自恋型人格等等,应该尽量弱化他们刻板的防御机制,使本我的能量能尽量通过建设性的途径得以疏导。

上面阐述的防御机制如何固化到性格之中,可以参考 [[性格的形成.md]] 中“神经元结构和性格的形成之间的联系”

@ref:: 学会用精神分析认识“自我”!性驱力、固着、自我与心理防御 P1_哔哩哔哩_bilibili

1928b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弑父者》
Dostoevsky and parricide (S.E. XXI 175-94)

本文是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的观点和方法阐释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evsky,1821—1881)文艺创作的一篇心理美学的论文。
弗洛伊德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狄浦斯情结(或称“恋母情结”)的弑父动机与赎罪欲在文学上的再现,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痫症和神经症发作在艺术上的投射。进而他指出,西方文学史上的三部“杰作”(《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卡马拉佐夫兄弟》)均以弑父者为其同一主题,其弑父行为动机都是与情敌去争夺一个女人。弗洛伊德坚持,潜意识的情杀动机与严重罪疚感的癫痫症和神经症,既是创作文艺作品的重要起因,又是理解西方文艺“杰作”的一把钥匙。 // @link [[../64.Novel-and-Poesy/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