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2a1.宽基指数的估值偏移

宽基指数PE/PB/ROE的中枢变化

我们最常用的估值指标是市盈率PE、市净率PB,通常会取过去一段历史区间,拿当前的PE、PB和历史值去比,看当前指标在历史上所处的百分位。如果当前指标比历史大部分时候都低,就认为当前估值比较低;反之,则认为当前估值偏高。这套估值方法隐含了一个假设:PE和PB都会均值回归,即长期看它们会围绕一个较稳定的中枢波动。只有这个假设成立,拿当前指标和历史比才有意义。

在很多股票上,我们都可以观察到估值中枢的长期单向变化,比如一些银行股,观察近十几年的PB估值,我们会发现整体是不断下移的,并没有出现均值回归。

➤ 估值(PE)中枢的偏移:

  1. 市场整体层面,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会影响估值。在A股早期,股票数量很少,大家抢着买,就容易享受较高的估值,后来股票不断IPO、增发,供应越来越多,估值的中枢就会下降。A股近20年来上市公司的数量快速增加,总市值不断提高,估值中枢就会下降,除非市场新引入了大量资金重新改变供求关系,否则这种下降就不太可能回归。

  2. 宽基指数层面,成分股的更替会影响估值。

    • 比如中证500,它的成分股是排在沪深300之后,自由流通市值次大的那500只股票,大致可以理解为自由流通市值排在301-800的股票。早年A股上市公司数量少,一共只有1000多只,排在301-800,就属于靠后的小盘股。但现在A股就快有5000家上市公司了,排在301-800,就已经变成了靠前的中盘股。小盘股的估值水平,普遍会比大盘股高一些,中证500在成分股市值变大的过程中,估值就会出现向下的偏移,这种偏移也不会回归;
    • 但沪深300相反,10年前沪深300的权重股以金融为主,而金融股的PE一直比较低。而如今沪深300的前十大权重中,金融股占比下降,消费、制造业等占比增加,导致沪深300的估值中枢变高;
  3. 行业和个股层面,ROE长期变化会影响估值。比如银行自十几年前股改上市以来,ROE呈下降趋势,估值指标特别是PB,就会向下偏移。反之,如果一个行业迎来了大发展,ROE长期变高了,那估值指标也就会向上偏移。

➤ 区分中枢偏移的“可逆”和“不可逆”:

上面提到的中证500和沪深300的行业成分变化,估值中枢的趋势不太可能发生“逆转”。但是“资金偏好”是可逆的,2015年之前,小市值一直是A股中非常有效的因子,甚至可以说是超额收益最好的因子之一。但在2016年熔断之后,这一因子几乎彻底失效,市场开始青睐大市值的蓝筹股,原因之一是2016年末深股通开放,外资借北向通道开始加速流入A股。互联互通机制的股票池更偏向大盘股。接下来随着持有大盘股的公募基金规模出现快速扩张,在之后2016-2017年走出了上证50领衔的大盘股行情。
而“资金偏好”是可逆的,过去几年市场热捧大盘风格,导致资金拥挤在其中,让大盘指数估值过高;最近2022行情中,大盘风格下跌,成长/小盘风格受到资金青睐,所以这段时期大盘指数的估值中枢是下降的。

➤ 使用PB需要注意的问题:

PE直接和净利润挂钩更直观,但容易受周期波动影响。一家周期性强的公司,比如周期股,ROE是随着商品价格而波动的。在商品价格高的时候,ROE特别好,盈利也多,PE反而会显得很低,但这时候未必意味着股价低估。未来商品价格还会随着周期回落,那时候ROE、盈利都会降低,PE就会被动升高。因此对ROE呈周期性波动的公司,不适合直接去看PE的百分位,更多的可以参考PB。

PB不容易受周期波动影响,但无法反映一个行业ROE的长期单向变化。一个处于上升行业或衰落行业的公司,其ROE可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都持续增加或减少,这意味着单位资本取得的回报改变了,那PB的中枢就应该跟着改变,无法期待它均值回归。这时候就不适合使用PB估值,而更多的可以参考PE。

@ref: 买大盘还是买小盘? - 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