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8.费雪公式

费雪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是表示国民收入水平与价格水平、货币供应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利率有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之分。

  • 名义利率,是指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按照承诺的货币价值计算的利率。
  • 实际利率,是对名义利率按货币购买力的变动修正后的利率。

由于借贷双方更关心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而不是货币的名义额,因此实际利率能更准确地衡量借贷的成本和收益。名义利率的计价单位是货币,实际利率的计价单位则为标准化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若年名义利率为i,则现在投资1元,1年后将获得1+i 元,若当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值为π,按照现在的实际购买力计算,1年后的1+i 元只相当于现在的(1+i)/(1+π)。如果实际利率用R来表示,则应该具有下列关系:

  $$ 1+R=(1+i)/(1+π) $$
  
由上述公式可以推导出:
  $$ i = π + R + πR $$

  在通货膨胀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如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5%,最后一项πR的数值就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上述关系式可以进一步简化为:
  $$ i = π + R $$

  即名义利率 = 通胀率 + 实际利率。费雪方程式表明,名义利率必须包含一个通货膨胀溢价,以弥补预期的通货膨胀给贷款人造成的实际购买力损失。当实际利率保持稳定时,名义利率就会随着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提高而提高。

费雪交换方程式

费雪交换方程式是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之一。20 世纪初,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

$$ MV = PT $$

  • M - 货币的数量 ;
  • V - 货币流通速度 ;
  • P - 物价水平 ;
  • T - 各类商品的交易总量。

根据这一方程式,P(物价水平)的值取决于 M、V、T 三个变量。在这3个经济变量中:

  • M 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 ;
  • V 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 , 而制度因素变化缓慢 , 因而可视为常数 ;
  • T 与产出水平保持一定的比例 , 也是大体稳定的。

M 可以是流通货币总数(大概相当于M1),V 可以看作货币流动性(相当于居民消费和企业贷款等引起的货币流通),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大众消费信心下降、企业减少贷款,导致V(流动性)不足。